左側紅色新鑰匙為周奇保管的別人家的鑰匙
于文英和黃小玲(右)
“以前不知道鑰匙背后的故事,只覺得她事多,總是提著鑰匙東跑跑、西跑跑。”“沒想到有一天,我家的鑰匙也要于大姐保管。”“保管的是鑰匙,但傳遞的是愛心。”“我們也希望像于大姐一樣,把愛心傳遞下去……”29日,在建設路社區42棟家中,55歲的黃小玲一提起于文英就滔滔不絕。
她和于文英是好朋友,也是于文英幫助過的一位老人的家人。
主動要來的鑰匙
在建設路社區,于文英一直與黃小玲的私交比較好。兩人常常相約,在晚飯后一起散步。
有一段時間,黃小玲約于文英散步時,于文英總是推脫。“她告訴我,要去東家幫老人洗澡,要去西家為老人洗頭……”黃小玲說,次數多了,她很是不解。“為啥你老要去別的老人家里幫忙呢,多操心!”黃小玲曾當面詢問過于文英。
于文英說:“大家都是街坊,我去幫幫忙。”
2020年,黃小玲的兒子考入黃石二中,她和丈夫周奇就在黃石二中附近租了房子陪讀。照顧了孩子,他倆陪伴家里老人的時間就少了。
“我的公公(周奇的父親)當時已87歲高齡。”黃小玲說,多年前,婆婆去世,如果她和丈夫去了黃石城區,公公就只能獨自一人留在鐵山。
于文英得知黃小玲家里的情況后,主動站了出來。她告訴黃小玲:“你要是信得過我,可以把家里的鑰匙放在我這里,我可以時不時去家里看一看老人。”
黃小玲這才知道,平日里,于文英身上攜帶的鑰匙串,串起來的大多數是類似情況老人家里的鑰匙。
黃小玲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。“只覺得,于大姐真了不起,之前誤會了她。”她補充說。
就這樣,黃小玲將自家的鑰匙也交到了于文英的手上。
背后的暖心事
55歲的周奇是鐵山小學的美術老師。
2020年至2023年,兒子的學業越來越緊張。周奇白天一邊在學校教書,一邊在家照顧年邁的父親。到了晚上,他就會前往黃石市區,陪伴和輔導兒子。
“沒想到的是,鑰匙給了于大姐沒多久,她就幫了我們一個大忙。”29日,在建設路42棟家中,周奇回想起鑰匙的故事。
一天晚上,接近12時。周奇突然接到父親電話。父親告訴他,自己的身體不是很舒服,心慌、頭暈。
周奇嚇壞了。
“父親曾經患有腦梗。聽他描述,我怕他舊病復發。”周奇說,當晚,他迅速給于文英撥打電話,請求她先行去家里看一看。
過了一會兒,周奇正準備趕回建設路社區時,于文英的電話撥打了過來。“她告訴我,老爺子沒啥大礙,是感冒引起的不適。”周奇說,得知情況后,他心中的石頭也放了下來。第二天,周奇回到鐵山家中,父親止不住地夸贊于文英。“從這件事起,我認定了于文英是我的好大姐!”他補充說,從那之后,父親一見到于文英,都是笑容滿面。
還有一次,黃小玲和于文英一起散步時,告訴于文英:“我自己的父親今天昏昏沉沉的,說頭痛頭暈……”于文英的臉色頓時變得很嚴肅:“最近溫差大,趕緊帶老人去醫院檢查一下。”
黃小玲照做了。果然,老人經醫生診斷為腦出血。幸運的是,因為處置及時,老人很快轉危為安。
“于大姐能夠做出這樣的判斷,是她長期照顧社區老人的印證。”黃小玲說,這件事,既讓她從內心感謝于文英,也讓她由衷地敬佩于文英。“我好幾次想著感謝于大姐,但是她說‘你要是感謝我,那我們連朋友也沒得做’。”
“把愛心傳遞下去”
2023年11月,周奇的父親在90歲生日到來之前,不幸離世了。
老人去世后不久,于文英來到周奇家中,歸還鑰匙。周奇說:“于大姐,鑰匙還是留在你身上吧,有你在,我放心。”
這是一把已經銹跡斑斑的鑰匙,也是一把見證愛心傳遞的鑰匙。
記者注意到,周奇家中,有一條領養的流浪狗,名叫“小小”。于文英進門,“小小”不停搖尾巴。記者進門,“小小”吠叫不止。
“瞧,于大姐來的次數多了,‘小小’都認識她啦。”周奇打趣道。“你不也有一把別人家的鑰匙嘛?”于文英接過話茬。
幾個月前,周奇聽說,建設路社區礦一路有一位老人生活比較節儉,家里比較簡陋,他便利用下班后的時間,義務幫助老人對家里的水電進行了檢修,對墻面進行了翻新。老人家里的鑰匙,也給了周奇一把。
記者將兩人手中不同的兩串鑰匙擺在一起,其中周奇保管的鑰匙是一把新鑰匙,但背后的內涵卻和于文英的鑰匙串相似。“是于大姐感染了我。”周奇補充說。
如今,黃小玲也在建設路社區當起了志愿者。她是建設路社區41棟、42棟的樓棟長。樓棟的衛生差了,她負責清掃;其他居民生活上有啥難處了,她主動伸出援手……
“我們也希望把愛心傳遞下去。”黃小玲告訴記者,于文英的鑰匙串,讓人感覺格外暖心。
記者 陳子才 彭金/文
編輯:徐道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