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(黃石一中)學生在自選菜品
6月24日中午,湖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(黃石一中)食堂后廚熱氣升騰,飯菜飄香。下課鈴聲一響,學生們涌向食堂。窗口前一張張期待的臉龐,映照著千家萬戶對孩子飲食健康的牽掛。
如今,“舌尖上的安全”不僅是黃石校園的底線要求,更是“校園餐”向“幸福餐”升級的關鍵保障。今年,黃石市教育局開展校園食品安全與膳食經費管理專項整治,全市中小學積極響應,讓食品安全可追溯、可監督、可提升。
每一筆收支都在“數字賬本”里透明流動
“過去采購我們要逐個聯系供應商,手工登記臺賬,費時費力。”黃石一中食堂經理梁冰指著電腦上的食材管理系統介紹,“現在平臺一鍵下單,第三方檢驗報告電子存檔,效率提升明顯。”
這套覆蓋全市中小學的智慧監管系統,包括學校管理、配送管理、出入庫管理、菜譜管理、可視監管等多個板塊。市級“數字食堂”監管平臺已對接省級系統,實現食材、財務、消費、“互聯網+明廚亮灶”四大功能貫通。今年以來,全市已開展6輪平臺操作培訓,覆蓋800余名管理人員。
“以往餐費月末結算,退費繁瑣。”中山小學總務主任李慧元說,如今家長手機充值、實時扣費,學生消費明細一目了然。借助數據分析,該校在將午餐標準從11元降至10.5元的同時,菜品質量不降反升。
每一處細節都在“智慧天眼”下規范運行
在中山小學,李慧元向記者演示“移動千里眼”系統:APP實時調取后廚監控,AI自動識別工作人員未戴口罩等違規行為并預警。該校還定期開展膳食問卷調查,暢通學生反饋渠道。
監管工作不僅利用了科技手段,也匯聚了來自社會、家庭的力量。西塞山區關工委成員和家長代表曾走進黃石十六中食堂,從排隊取餐到倉庫檢查全程參與。目前,黃石所有中小學均已成立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,建立陪餐制度,并設立舉報獎勵機制,形成“全民監督”格局。
每一頓飯菜都在“營養配方”中升級迭代
翻開黃石一中菜譜,早餐37個品種,午餐分自選餐、營養餐、小碗菜三大類的配置令人眼前一亮。“菜品越來越豐富,每天都能換花樣。”107班學生汪娜娜點贊道。
家長陪餐制度讓監管更直觀。“今天雞腿和綠豆湯很搶手!”中山小學501班家長在委員會群內分享陪餐照片。各校每日公示菜譜,后廚隨時開放參觀,讓家長們倍感安心。
通過“校園餐”專項整治,全市校園餐實現“兩升兩降”:食材種類增加,禁用轉基因食品,校園餐更加營養均衡;師生滿意率提升,校園餐師生滿意率提升至94.88%;食堂成本降低,通過集中采購降低成本,部分地區餐標下降1-2元;食堂投訴率降低,12345平臺相關投訴同比下降30%。(記者 邱美依 文/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