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日,大冶市農業農村局聯合該市科技局,組織農業科技特派員,深入金湖街辦踩畈村開展“科技惠農”服務活動。活動采取“理論+實踐”的立體化培訓模式,通過政策解讀、技術培訓和田間指導相結合的方式,為當地20余位種植戶送上豐盛的“科技大餐”。
在室內培訓環節,專家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,詳細解讀了最新農業惠民政策,重點講解了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和科學安全用藥知識。隨后,科技特派員來到種植大戶劉啟發的140畝再生稻示范基地,實地查看作物長勢和病蟲害發生情況。
當前正值早稻生長關鍵期,大冶市農業農村局農藝師李翠在田間仔細查看苗情后向農戶講解:“根據我們的田間調查,二化螟是當前主要病蟲害。防治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用藥,推薦使用殺蟲燈、誘捕器等物理防治方法,或選用蘇云金桿菌這類低毒生物農藥,真正做到精準防控、綠色防控。”
科技特派員各展所長,與農戶進行深入交流,現場氣氛熱烈。他們結合田間實際,給出了“因苗施策、分類管理”的科學建議。農戶紛紛表示:“這樣的培訓既接地氣又實用,真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。”
據悉,“惠農下鄉行”是省科技廳打造的科技服務品牌活動,緊密結合農時農事和科技服務周等重要節點,組織科技特派員深入田間地頭,通過送技術、送服務、送政策,切實解決農業生產中的技術難題,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科技支撐,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。(記者 殷珂 通訊員 章楊武)
編輯:熊鷹